1969~2025,见证香港电影沧海桑田!
海運戲院屹立尖沙咀 56 年、見證電影業滄海桑田,昨宣布因「租約期滿」下月 2 日結業,成為 2025 年第五間結業的戲院,消息震撼不少香港人。 海運戲院於 1969 年開業,當時是香港戲院的黃金年代。翻查《香港年報》,1969 年底時,全港共有 104 間戲
海運戲院屹立尖沙咀 56 年、見證電影業滄海桑田,昨宣布因「租約期滿」下月 2 日結業,成為 2025 年第五間結業的戲院,消息震撼不少香港人。 海運戲院於 1969 年開業,當時是香港戲院的黃金年代。翻查《香港年報》,1969 年底時,全港共有 104 間戲
今年3月份,吴彦祖在各个平台开设“吴彦祖教英语”的账号,预示着曾经的银幕大佬开始步入教师行业。
邹兆龙堪称港片“最能打的反派”。他在《九品芝麻官》里饰演的“常威”,一句“我一进来就看到常威在打来福”成了全民玩梗的经典。作为洪金宝的徒弟,他的拳脚功夫凌厉如刀,在《导火线》中与甄子丹的巷战堪称动作戏教科书。最绝的是,他能把反派的嚣张跋扈和阴狠狡诈完美融合,连
香港电影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演员众多,他们不仅塑造了经典角色,更推动了电影类型、文化输出和行业革新。以下综合艺术成就、行业贡献、国际影响力和文化符号意义,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十位演员(按时代和领域分类):
阅读此文之前,辛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《英雄本色》《阿郎的故事》……当这些经典故事在大银幕上再现,会带来怎样的感动?适逢香港回归28周年,借文化纽带促进交流,5月24日—6月1日,UME香港影展将在南京、南通举办,共精选8部港片佳作,通过大银幕回望那姹紫嫣红的年代。
在娱乐圈这个美女如云的名利场中,张柏芝的美貌总是格外耀眼,以至于很多人常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:张柏芝,除了美貌还剩什么?毕竟,她那张惊为天人的脸,似乎成了大众对她最深刻的印象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当我们深入探寻她的人生轨迹,会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。
张国荣穿睡衣登台,梅艳芳大胆尝试比基尼表演,黄霑写出《沧海一声笑》,直接传真给徐克,《笑傲江湖》上映时,这首歌连播5次,电影院瞬间变成万人合唱的KTV。
《猎金游戏》片场外,刘德华淡然地抛出一枚“片酬炸弹”——主动将自身片酬削减三分之二。这一看似极为个人化的举动,宛如一把犀利的手术刀,把香港电影工业深层次的弊病剖析得淋漓尽致。
此前古天乐就来过一次,一方面的是香港电影确实不景气,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票房号召力下降了,片酬自然随行就市,但港片的问题不是还有没有人能扛票房。
吴彦祖发布一段视频配文:“嗨,小红薯,我是Daniel吴彦祖。今天我来了,请多多关照。我知道这里有很多‘阿祖’,欢迎大家来评论区和我打招呼。听人说我变成了一个形容词,但其实我也有很多面的!”
对于香港电影而言,娱乐性普遍大于叙事性,而更为深层次的叙事,比如说历史叙事,这是香港电影所或缺的,因为本身的历史就是模糊的,因此,在进入到近现代以后,香港的历史并没有对于香港的民众有过深远的影响,而清王朝末期,香港被英国占据之后,他与大陆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也是
他晒出相关电影信息写道:“太激动了,终于可以重返香港电影圈了!参与拍摄这两部前传,再次用粤语对白,感觉就像回家一样。正如我之前所说,我作为演员学到的一切都归功于香港电影,能够在这座我深爱的城市工作感觉很棒。”
5月15日,吴彦祖发文宣布可以重返香港电影圈。 他晒出相关电影信息写道:“太激动了,终于可以重返香港电影圈了!参与拍摄这两部前传,再次用粤语对白,感觉就像回家一样。正如我之前所说,我作为演员学到的一切都归功于香港电影,能够在这座我深爱的城市工作感觉很棒。”
他晒出相关电影信息写道:“太激动了,终于可以重返香港电影圈了!参与拍摄这两部前传,再次用粤语对白,感觉就像回家一样。正如我之前所说,我作为演员学到的一切都归功于香港电影,能够在这座我深爱的城市工作感觉很棒。”
但这部电影却横空出世,豪取4282万票房,成了当年港产片票房冠军,并且内地总票房突破2.3亿,打破港产片内地上映最高票房纪录,横扫次年金像奖。
80后,好像一直是各种社会新鲜事物的优质实验田,就这样在高速的社会前进的洪流中被裹挟着向前赶路,如今也都40+的80后们,回忆起青葱岁月,好像唯一没有委屈自己的,或者说赶上了时代所赠予的礼物,就是那一部部经典的影片,每每想起,都能再勾起那些美好的记忆!
面对香港电影市道低迷,刘德华亦坦言为《猎金游戏》削减片酬演出:“我们所有人仅收三分一片酬,调配资源到制作费上,尽力完成这部作品。”
当下此时,整个香港影坛,除了存货,还是存货,似乎已经无工可开。
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颁奖盛典已圆满落幕,完整获奖名单:第43届香港金像奖获奖名单,《九龙城寨之围城》9项大奖横扫。在此次颁奖中,郑保瑞执导的《九龙城寨之围城》斩获 9 项大奖,成为最大赢家。陈茂贤导演的《破地狱》与翁子光导演的《爸爸》则将剩余奖项逐一收入囊